机构概况
机构简介“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1年获批建立,实验室以东北师范大学草地科学研究所为主体,依托于生命科学学院、环境学院与地理学院;拥有生态学国家重点学科,以及生态学、草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理学4个博士学位授予权。 实验室悠久的研究历史与丰厚的学术积淀始于20世纪50年代,祝廷成、柴岫、李建东、郎慧卿等老一辈生态学家率先在东北草原和若尔盖泥炭地进行调查,开创了我国现代草地与湿地生态学研究之先河。近年实验室在高水平科学研究、高质量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以及一流学科建设等方面均获得显著成效。现任实验室主任王德利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方精云院士。
实验室定位: 以东北典型自然生态系统——草地和湿地为主要对象,针对生态学经典与前沿科学问题,开展植被生态的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籍以为草地适应性管理与退化湿地生态恢复及保育提供科学基础;着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多样化生态学人才;紧密契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战略需求,为我国湿地与森林保护管理、草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政策咨询。 经过不断地学科整合(生态学、草地科学、地理及环境科学)与学术方向凝炼,充分发挥了原有的研究基础与学科优势,结合国际前沿发展趋势,形成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草地生物多样性及全球变化、退化草地恢复与管理利用、湿地生态过程及修复、森林景观生态格局与动态。
研究成果与贡献: 近五年,实验室以解决植被生态中重大科学问题和满足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草牧业生产需求为导向,开展系统性与原创性研究。发现一些本研究领域普适性规律,在某些方面取得重要理论和关键技术突破。共发表SCI论文110篇,出版专著22部;制定行业标准6项,获批发明专利14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 主要理论研究成果:(1)开展草食动物与植物多样性对草地生态系统功能作用和调控机制研究:发现植物多样性对草食动物采食具有正向作用,丰富了生物多样性冗余理论;揭示营养级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多功能的驱动作用机制,加深对草地生态系统功能调控理论的认识;创建草食动物食性选择强度模型,丰富动物采食行为理论。研究成果发表在Ecology、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等生态学著名杂志上,被Biological Review、PNAS、TREE、Ecology等权威刊物引用,被Faculty 1000网站列为“必读论文”;提出的采食强度概念与计算方法(OSI)被国际同行采用,相关工作获得美国科学院院士David Tilman、美国生态学会主席David Inouye等高度评价。(2)在植被结构组成、动态格局及生态系统功能对全球变化响应和适应机制研究方面,发现优势植物物种通过调整光合代谢过程,改变光合产物分配方式适应环境变化;全球变化通过影响氮磷耦合关系,进而改变植被组成和生产力形成过程;揭示中国东北典型植被——草甸草原和森林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对主要全球变化因子的响应和适应机制,建立气候植被关系模型(植被干扰模型),用于温带草地和森林植被动态和生产力预测及区域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论文发表在Plant Physiology、SBB、Nature Climate Change等本领域权威期刊上,并被Nature、GCB等重要期刊引用。 主要应用研究成果:(1)在退化草地恢复与管理利用方面,主要针对退化草地恢复与草牧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以抗逆与高产品种选育—扩繁与生产技术示范—草地恢复与管理为研究主线,将育成的东苜1号紫花苜蓿、松原罗布麻、克力玛猫尾草、延边东方野豌豆4个牧草新品种,进行了技术示范和应用推广。新品种在东北地区累计示范推广19.5万亩,实现经济效益478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农牧民的增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在牧草生产基础研究中,发现草地牧草生产力形成及提升的内在机制,提出“双年并促”生产调控理论,使其种子产量提高达50%以上。相关论文发表在Agronomy Journal、Plant and Soil、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等国际农学主流刊物上。(2)在湿地生态过程和修复研究中,提出“近自然、多功能、高效益、可持续”的生态修复理念,创建近自然河岸湿地修复技术(硬质化河堤生态混凝土球改造、河岸多功能植被缓冲带群落构建、社区点源生活污水梯级生物治理等组合技术),并在亚热带的深圳河、温带南水北调的山东段、寒温带的松花江支流(伊通河)直接开展技术示范及推广实施。制定行业技术标准2套,发明专利9项,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实验室获得的基础研究成果丰富和完善了植被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相关理论,技术性成果为盐碱地治理与受损河岸湿地修复提供直接技术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