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安全教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安全教育 应急预案

东北师范大学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全应急预案

为保障重点实验室能够正常和安全运行,防止事故发生,切实有效地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现从实验室实际出发,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本应急预案为重点实验室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不当操作及突发事件引起的各类安全事故的基础来参考应急预案。各子实验室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更加专业化、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应急预案。

(二)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为实验室安全应急处置机构,负责督促实验室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现场处置指挥和后续处理工作。各子实验室负责人为子实验室安全应急工作管理人和责任人,需做好子实验室应急预案制定、应急能力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

(三)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验室人员应增强安全意识,充分认识事故危害,掌握防护和应变措施,注重预防,尽最大努力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坚持先救人、后救物;先制止、后教育;先救治、后处理;先处理、后报告的应急处理原则。

二、事故处理程序

(一)现场人员根据相关应急处置办法,安全、妥善开展紧急救护工作,现场救护临时负责人可根据情况第一时间拨打110、120或119电话求助,并立即向相关领导报告。

(二)子实验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应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指挥现场处置工作,并迅速通知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三)在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指挥下开展抢救、抢险,把损失、损伤减少到最低程度。

三、常见事故的应急预案

(一)火灾事故

1. 发生原因

(1)忘记关毕电源,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

(2)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使火源(如明火电炉、酒精灯等)接触易燃物质(如纸张、酒精、乙醚等)。

(3)能自然的物质(如白磷等)由于接触空气或长时间氧化。

(4)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

(5)化学反应引起的燃烧或爆炸。

(6)乱扔烟头,接触易燃物质。

2. 预防措施

(1)实验室内严禁吸烟,禁止使用一切明火设备。使用其他加热设备(如消化炉、磁力搅拌器、加热板、水浴锅等)时需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且一定要有人在旁值守,防止仪器烧干。

(2)除特殊需要持续通电设备外,其余电器使用完毕均需切断电源,以免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发火灾。每天离开实验室时应检查房间是否断水断电。

(3)禁止在加热设备附近放置易燃、易爆及危险品,如纸箱、化学药品等。

(4)严格按要求存放、使用易燃、易爆品,避免明火,用后剩余物不可随便丢弃。

(5)实验室禁止私自乱拉电线,禁止插排与插排之间相互串联,以免超负荷引发火灾。发现老化或破损的电线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

(6)实验室配置灭火器、灭火毯等消防器材,并定期检查、维护和更新。

3. 应急预案

(1)在发生火灾时,如果火势较小,应迅速组织扑灭;如果火势较大,或现场有易燃、易爆物品存在,有可能发生爆炸危险的,应迅速组织人员撤离现场,同时向火警和学校保卫处报告。

(2)一旦发生火灾,有条件切断电源的,应迅速切断电源,并尽快确定火灾发生位置、判明起火原因、何种物品着火;然后迅速查看周围环境,判断是否有重大危险源分布,是否会诱发次生灾难;果断、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正确选用消防器材进行扑救:

a) 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固体可燃材料着火,可采用水冷却法或灭火器灭火;对贵重大型仪器设备,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b) 在容器中(如烧杯、烧瓶内)发生的局部小火,可用湿布、石棉网或表面皿或灭火毯覆盖灭火。

c) 有化学药品和电器设备存在的区域不可以用水灭火,应使用灭火器灭火。因为水能和一些药品发生剧烈反应,可能会引起更大的火灾甚至爆炸,并且大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且比水轻,灭火时会浮在水面上,反而会扩大火场。

d) 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等化学药品火灾,不可使用泡沫灭火器,应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e) 带电电器设备火灾, 应切断电源后再用灭火器灭火。如因现场情况及其他原因,不能断电,需要带电灭火时,应使用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f) 粉尘很大的实验室,如粉碎室,不可使用干粉灭火器,应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g) 身上着火时切忌乱跑,应立即将着火衣物脱下或就地打滚,用就近水龙头灭火。

(3)根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划定危险区,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进行隔离和疏导。

(二)爆炸事故

1. 发生原因

(1)违反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不按规定存储和使用易燃、易爆品或气体钢瓶。

(2)实验过程中未遵守操作规程,如在加热过程中形成密闭系统、或操作大意,冷水流入灼热的容器、或使气体通路发生堵塞故障、或在密闭容器内加热易挥发的有机试剂等。

(3)设备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遇火花而引起爆炸。

(4)可燃气体钢瓶(如乙炔气体钢瓶、氢气气体钢瓶)与助燃气体钢瓶(如氧气气体钢瓶)放置在同一房间,可燃气体瓶发生泄漏,遇明火发生爆炸。

2. 预防措施

(1)实验室内严禁吸烟,禁止使用一切明火设备。

(2)蒸馏时,仪器系统不可完全密闭。使用气体时,应严防气体发生器或导气管堵塞。

(3)在减压蒸馏时,不可用平底或薄壁烧瓶,所用橡皮塞也不宜太小,否则易被抽入瓶内或冷凝器内,造成压力的突然变化而引起爆炸。操作完毕后,应待瓶内液体冷至室温,小心放入空气后,再拆除仪器。

(4)对在反应过程中估计会有爆炸危险的,应使用防护屏和护目镜。

(5)存储和使用易爆品时一定要小心谨慎,避免明火,用后剩余物不可随便丢弃;

(6)可燃气体钢瓶(如乙炔气体钢瓶、氢气气体钢瓶)与助燃气体钢瓶(如氧气气体钢瓶)不可放置在同一房间。进入有气体钢瓶放置的实验室,应先打开窗户和门进行通风;气体使用完毕后,应及时关闭气体钢瓶阀门,以防气体发生泄漏。

3. 应急预案

(1)实验室如发生爆炸事故,现场人员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

(2)所有人员应听从现场临时负责人指挥,按秩序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它方法迅速撤离现场。

(3)爆炸引发的火灾,按照实验室火灾应急处理预案的程序处置。

(4)爆炸如引发人员受伤,应第一时间送往医院救治。

(5)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安排抢救工作和人员转移安置工作。

(三)危险化学品事故

1. 发生原因

危险化学品事故分为三种:化学品灼伤皮肤、眼睛等外部器官;毒气由呼吸系统进入体内引起中毒;化学品入口中毒。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下:

(1)做危险化学实验时没有根据实验要求佩戴护目镜,眼睛受刺激性气体薰染;或化学药品,特别是强酸、强碱、玻璃屑等异物进入眼内。

(2)使用有毒化学品时没有配戴橡皮手套,而是用手直接取用化学毒品。

(3)移取浓酸、浓碱或有毒液体时,由于不正当操作或不够谨慎使溶液喷溅到皮肤上或眼内。

(4)违反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将食物或水带进有毒物的实验室,造成食物污染。

(5)设备设施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有毒物质或有毒气体泄漏,造成中毒。

(6)管理不善,造成有毒物品散落流失,引起环境污染。

(7)进行有毒、有害操作时不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

(8)不按照要求处理实验“三废”,污染环境。

2. 预防措施

(1)做具有危险性实验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并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一切产生毒气的实验,必须要在通风橱内进行。

(2)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进实验室必须穿实验服,不可穿短裤、凉鞋、拖鞋等,实验室禁止饮食。

(3)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按要求存储和使用化学危险品,并在相关负责人处做好记录。

(4)遵守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按要求处理实验“三废”。

(5)实验室各种危险品及区域一定要配有标签或醒目标识。

(6)实验室配备医药箱和洗眼器等,并定期检查。

3. 应急预案

(1)实验过程中若不慎将酸、碱或其它腐蚀性药品溅洒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进行冲洗,然后分别用2%-5%的碳酸氢钠或肥皂水(针对酸性物质)、2%稀硼酸或醋酸溶液(针对碱性物质)进行中和。切忌未经大量流水彻底冲洗就用碱性药物或酸性药物在皮肤上直接中和,这样会加重皮肤的损伤。然后视情况及时送医就诊。

(2)若大量浓硫酸滴到皮肤上,切忌先用水冲洗,以免硫酸水合时强烈放热而加重伤势。应立即用吸水性强的纸或布吸去后,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立即就医。

(3)若酸或碱溅到眼内,应立即用洗眼器冲洗。冲洗时,眼睛置于水龙头上方,水向上冲洗眼睛,时间应不少于15min,切不可因为疼痛而紧闭眼睛。处理后,再去医院治疗。

(4)如果发生气体中毒,应立即打开窗户通风,并疏导实验室人员撤离现场。将中毒者转移至安全地带,揭开领口,让中毒者呼吸到新鲜空气。受氯气中毒,情况轻微者,口服复方樟脑酊解毒,并在胸部用冷湿敷法救护;情况较重者尽快安排吸氧,出现昏迷等严重情况者,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5)如发生入口中毒,酸碱类物品应首先大量饮水,再服用牛奶或蛋清,送医院救治;重金属盐中毒,首先饮一杯含有几克硫酸镁的水溶液,立即送医救治,不要服用任何催吐药,以免发生危险;磷中毒者不能喝牛奶,会促进磷的吸收,可用5-10ml 1%的硫酸铜溶液加一杯温开水内服;砷或汞化物中毒者,必须立即就医;其它毒物中毒,原则上应首先催吐,然后送医救治。

(6)请注意,发生中毒事故时切勿随意对中毒者进行人工呼吸。如氯气、溴气和氨气等,若进行人工呼吸,会使毒气进入呼吸道加重对中毒者的伤害。硫化氢、氰化物等中毒,若进行人工呼吸,会使救护者发生中毒。

(四)触电事故

1. 发生原因

(1)违反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私自乱拉电线、或多个插排串联,超过了其能承受的最大功率,造成漏电触电。

(2)用湿手触摸电源。

(3)因设备设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造成漏电触电。

2. 预防措施

(1)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与管理规则,严禁私自接改电路、插排等。

(2)除特殊仪器外,电器设备使用完毕后均需及时拔掉电源。

(3)切勿用湿手触摸电源。

(4)一旦发现裸露的电线或破损插排等情况,请及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或联系学校后勤处报修。

3. 应急预案

(1)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用手直接触及伤员。使伤者脱离电源方法:

a) 切断电源开关。

b) 若电源开关较远,可用干燥的木杆,竹竿等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带电设备。

c) 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住,或者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不要触摸触电者的皮肤或他的鞋。

(2)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视其神志是否清醒:

a) 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其站立或走动。

b) 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于5秒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膀,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

c) 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3)对于呼吸停止、心跳暂停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对其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心肺复苏法进行急救,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五)漏水事故

1. 发生原因

(1)水龙头用完没有关闭,或实验室临时停水后没有及时关闭水龙头;

(2)下水道被异物堵住,且打开水龙头后长时间无人值守;

(3)水管爆裂等原因,造成漏水。

2. 预防措施

(1)每天离开实验室需检查水电是否全部关闭。

(2)停水前需确认各实验室水阀已关闭,突然停水时应立即将各实验室水阀关闭。

(3)平时应注意水槽的清洁,勿向其中扔杂物,保持下水道通畅。

(4)后勤部门应定期检查水电安全,及时维修、更换老化管件。

3. 应急预案

(1)首先应寻找漏水点,并迅速切断周围仪器电源。若仪器已经进水,一定要戴绝缘手套拔掉电源,将仪器搬离,然后将水擦干。

(2)若是水龙头没有关闭造成漏水,应立即关闭水龙头,并将水擦干。

(3)若是管路漏水,可以尝试关闭附近水阀阀门,并立即联系实验室负责人,或直接联系学校后勤派人尽快维修。

(4)若是发现楼上实验室漏水,应立即搬离室内仪器设备,在实验台上又不方便挪动的可用防水布罩住。然后上楼查看是否有相关负责人正在处理。

(六)烫伤、割伤、冻伤事故

1. 发生原因

   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慎,被高温仪器烫伤、利器割伤、冷冻剂或液氮冻伤等。

2. 预防措施

(1)操作高温、高压、高速设备时,一定要小心谨慎,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2)实验过程中应根据需要佩戴相应的防护工具。

3. 应急预案

(1)浅表的小面积烫伤,应立即以冷水冲洗15-30分钟,再涂上烫伤膏,必要时送医院救治。切记不要把烫起的水泡挑破。

(2)大面积较为严重的烫伤不要用水冲洗,用干净的布包住创面立刻送医。

(3)不慎被利器割伤,不要用水冲洗,应立即用药棉揩净,若伤口内有异物(碎玻璃),应先用消毒过的镊子取出,涂上消毒药水(酒精、次氯酸钠、过氧乙酸、碘伏等),并用纱布包扎或贴上创可贴,必要时送医院救治。

(4)使用液氮时,若小液珠飞溅到皮肤上,一般不会形成水泡;情况较为严重时,首先保持受伤部分静止。若冻伤部位为手或手指,可以将其放入温度稍稍高于体温的热水中回暖,或迅速将手指夹在腋下,然后纱布将受伤部位包好,立即就医。 切记小心不要把冻伤的水泡弄破。

四、附则

(一)实验室发生安全事故时,现场人员务必冷静观察,采取科学合理的救护措施;所有人员不应盲目,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开展互救。

东北师范大学保卫处报警电话:0431-85098110

东北师范大学保卫处防火科电话:0431-85098119

东北师范大学校医院电话:0431-85098120

东北师范大学后勤处报修电话:0431-85099111

生命科学学院办公电话:0431-85099590

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办公电话:0431-85099992。

(二)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德利

副组长:孙伟

组员:姜世成、陈淑新、岳秀泉、李亚楠、李海燕

(三)注意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事故现场。

(四)实验室应向学院提交书面事故情况报告,说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和损失情况,实事求是承担责任。

(五)学院配合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六)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立即开展整改。

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8年7月

 

Copyright © 2010-2012 植被生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生科院